用于色母料的載體樹脂首先應(yīng)與被著色樹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,其次載體樹脂的流動性應(yīng)大于被著色樹脂,以便顏料更好地分散。色母料的組成、顏料的選擇和用量取決于被著色塑料的性質(zhì)
硅酮粉在過量添加之后,由于硅酮分子間的強吸附性,容易引起團聚,從而束縛了分子鏈的運動,影響加工流動和塑化的同時成型的制品也會產(chǎn)生很多的應(yīng)力缺陷和微觀缺陷,所以硅酮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。
硅粉粒徑小,對樹脂載體具有非均相成核作用,可形成許多細小的球晶,從而改善材料的晶體狀態(tài),提高結(jié)晶度,進一步提高復(fù)合材料的拉伸強度(硬度)。由于母粒法分散均勻,降低了硅粉顆粒的團聚,因此采用母粒法制備的復(fù)合材料性能較好。母粒法(硅樹脂造粒)
當(dāng)剪切速率增大很多時,熔體的長鏈段流動的時間(即取向、伸直的時間)比收縮、回彈的時間短,分子鏈來不及回彈、收縮,或取向的分子鏈段只回彈、收縮了一部分,于是收縮時的阻力就減小了,所以相當(dāng)一部分樹脂熔體的黏度隨剪切速率的提高而降低。